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汤汤播报】刘震宇:谁盗走了你的血?
发布日期: 2024-04-04 08:24
来源: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李大爷今年70岁,近半年来间断出现头晕、左胳膊无力症状,稍微活动后便更加难受。由于不想给子女添麻烦,他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一直没有告诉家人。然而,近期他的症状变得严重起来,孩子们赶紧将他送往医院救治。


1.png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李大爷左上肢血压明显低于右侧,左侧锁骨下动脉可闻及明显血管杂音,左侧脉搏搏动触不到。进一步完善颈部血管超声后显示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考虑李大爷为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引起盗血,导致颅内及上肢缺血。


3.jpg


今天特邀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震宇跟大家聊聊盗血这点事……


什么是盗血?


正常情况下,人们的左侧锁骨下动脉部分血液向上输送给左侧椎动脉,部分供给左臂,然后左侧椎动脉与对称位置的右侧椎动脉汇合,最终给脑部供血。


2..jpg


李大爷由于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血流不畅,导致血液压力不足,不仅不能往头部供血,还因为产生了“虹吸效应”,脑部血液“逆行”流向了左臂。


简单讲就是:本该流到脑子的血,流到手臂了,脑子的血不够了,就头晕了。


2.jpg


锁骨下动脉狭窄有哪些表现?


一类是上肢供血不足症状

(1)双上肢血压差距较大。如果你去测量血压,两只胳膊的血压差距较大,收缩压(高压)相差20mmHg以上。

(2)患肢无力、发凉、麻木。特别在患肢活动量增加后明显,出现患肢活动后易疲劳。

(3)一侧脉搏微弱。桡动脉为锁骨下动脉的延续,当一侧锁骨下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导致桡动脉血流减少,触摸桡动脉时脉搏微弱。


另一类是椎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小脑缺血症状

(1)头晕或者眩晕,甚至突然晕倒。

(2)复视,看东西重影。

(3)走路不平稳,手脚不协调。


需要做哪些检查?


1、体格检查:如患者出现无力、麻木、肢体发凉等上肢缺血症状,或出现头晕、眩晕等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应引起注意。如发现一侧脉搏减弱或消失,双侧血压不对称,差异超过20mmHg,提示一侧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有时听诊可发现血管收缩期杂音。


2、超声多普勒检查:对于闭塞性病变,多普勒检查可以发现远端锁骨下动脉血流流速减慢,以及椎动脉的反向血流,提示椎动脉窃血。对于狭窄性病变,可发现狭窄远端血流流速加快,有时亦可通过压力试验诱发椎动脉窃血。彩色多普勒诊断椎动脉窃血的准确性超过95%。另外,介入治疗术后也应该做超声多普勒检查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血管的通畅性及椎动脉血流。


3、CTA及MRA:CTA和MRA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其可以清晰判断病变部位,狭窄程度以及闭塞远端血管的情况,对于钙化病变的诊断优于DSA动脉造影,其诊断的特异性达到99%,同时对椎动脉的发育情况可做出明确判断,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4、DSA造影:DSA检查可以在检查局部病变,明确诊断,同时可以进行颅内血供的详细评估,但由于其有创性,患者常不易接受,一般不作为常规诊断手段。但在可疑的病例及介入术前判断证实椎动脉窃血逆流有重要价值,应进行检查。


如何治疗


(1)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而言,可以选择药物或观察治疗,注意控制危险因素。这类患者一般没有典型症状,主要通过血管彩超,或者动脉血管CTA检查发现,可以根据病因处理。如果是动脉硬化引起,可以控制血脂,口服他汀类药物治疗,减少斑块形成,同时可口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果是大动脉炎引起,可以应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减轻局部血管炎症的发展,减少狭窄的发生几率。


(2)对于症状严重或锁骨下动脉近端闭塞的患者可以首选微创介入手术治疗。这类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肢体活动时突然发作的头晕、肢体无力,或者麻木、黑蒙、短暂性意识丧失、记忆力丧失等,症状可以反复发作,具体症状还与狭窄的部位、血管的分支有关。通过血管彩超、动脉CTA、血管造影等检查可以诊断,可以采取介入下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等方法,恢复狭窄血管的正常直径,同时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预防管腔再狭窄和局部血栓形成,保持锁骨下动脉血管通畅,避免再次出现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