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汤汤播报】董兰兰: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
发布日期: 2023-12-25 09:38
来源: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脑动脉瘤被称为大脑里的“不定时炸弹”,常常在患者不知情又没有防备时突然“爆炸”,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会迅速死亡。

及早发现和干预脑动脉瘤,能有效避免动脉瘤破裂。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在脑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640.jpg


今天特邀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磁共振诊断中心影像学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董兰兰跟大家聊聊MR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


一、什么是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并非肿瘤,而是脑动脉血管壁局部的异常膨出,可以理解为动脉管壁局部鼓起的“血泡”,动脉瘤壁极薄,易发生破裂。脑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血液会通过破口流向大脑并压迫脑组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


成人脑动脉瘤的发病率为3~5%,20~30人当中就有1人患有脑动脉瘤。

有症状的脑动脉瘤患者仅占少部分,大部分患者对自身病情并不知情,等到出血之后才到医院进行救治。

目前送医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中约70%可治愈。错失治疗时机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直接陷入昏迷或者死亡。

专家建议:30岁以上的健康成人,应定期检查脑血管。一旦发现脑动脉瘤:针对体积较小的脑动脉瘤采取姑息治疗;体积较大(直径大于3~5mm)或有出血倾向的脑动脉瘤可选择预防性手术。


二、什么是MRA?

MRA是一种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内的血液产生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和重建技术呈现出血管影像的方法。

MRA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种:时间飞跃法(TOF-MRA)、相位对比法(PC-MRA)、对比增强法(CE-MRA)等。近年来,随着磁共振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MRA成像质量不断提高,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三、MRA对脑动脉瘤诊断的应用价值

MRA技术的时间飞跃法(TOF-MRA)属于无创检查,不需注射造影剂,能够提供医生需要的脑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病变信息,适合作为脑血管瘤筛查手段。

此外,MRA不仅能发现脑动脉瘤,还能发现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等疾病。随着年龄增加,人体血管硬化程度逐渐增加,动脉瘤发生和破裂的几率也大大增加,因此年龄>30岁人群,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建议在体检中常规进行头部MRA。

高危人群,如有脑动脉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MRA无创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