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汤汤播报】郝娜娜:睡眠不好怎么改善
发布日期: 2023-12-14 08:48
来源: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以及生活方式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睡眠障碍问题日益凸显。目前已发现的睡眠疾病有90多种,全球患病率为9%~15%。


640.jpg


我国约有3亿人患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可影响身体、心理、社交和情绪功能,且在成人和儿童等各年龄阶段都很常见。


常见的睡眠疾病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俗称打鼾)。

如打鼾、睡眠中窒息、伴或不伴呼吸暂停、睡眠不安、频繁觉醒、夜尿增多等。


2、失眠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半夜易醒、严重时彻夜不眠。


3、异态睡眠。是指在入睡、睡眠期间或从睡眠中觉醒时发生的非自主性躯体行为或体验。

可表现为夜游、夜惊、夜间惊恐发作、伴随梦境的粗暴动作等。


4、睡眠相关运动障碍,比如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睡眠相关性磨牙等。


5、发作性睡病,主要表现为白天难以控制的嗜睡、睡瘫(俗称鬼压床)、入睡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发作性猝倒(可不伴猝倒)。


6、不安腿综合征,患者静息状态下出现双下肢难以形容的感觉异常与不适,有活动双腿的强烈愿望,从而不断敲打下肢以减轻痛苦,往往在夜间休息时加重。


7、其他相关疾病,睡眠障碍与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睡眠监测有助于不同睡眠障碍疾病的诊断


临床上使用的睡眠监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多导睡眠监测,需在医院完成检测;另一类为便携式睡眠监测,可居家检测。


1、多导睡眠监测(PSG):是目前诊断睡眠相关疾病的“金标准”,可通过检测脑电、肌电、心电、眼电、胸腹呼吸、鼾声、氧饱和度、睡眠中的肢体活动等情况,科学记录分析异常睡眠原因。


2、便携睡眠监测(PM):使用方便,医生帮患者连接好导线可带回家或在病房监测。临床主要用于睡眠呼吸暂停(也就是通常说的打鼾)的监测。


640.png


改善睡眠小妙招


规律生活

养成按时起床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建立“生物钟”,

建议7:30前起床,22:30左右入睡。


加强体力活动

如做操、跳舞、练瑜伽等,有助于减轻入睡困难、加深睡眠,睡前2小时不要剧烈运动。


减少白天午休时间

午休建议不超过1小时。


控制视屏时间

减少长时间看电视、手机,玩网络游戏的时间。


控制饮食

不要饱腹或空腹上床,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饮料,如咖啡、茶、巧克力,尽量戒烟限酒。


做好睡前准备

睡前可洗热水澡或热水泡脚;穿宽松睡衣;枕头材质软硬高低合适;闭灯,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有睡意后再上床

不要过早上床、在床上酝酿睡意。


不赖床

过度赖床可导致睡眠片段化和浅睡眠。


控制夜尿次数

睡前两小时避免大量饮水,以免频繁起夜。


预防心理问题

若考虑心理问题,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