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诊、查房、手术……
从早7点到晚8点,中午不休,平均每周20台手术左右,是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眼科医院主任医师、眼科主任孟利娟的工作常态。
1991年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进入市中心医院眼科工作后,孟利娟至今已经与眼科“结缘”30多年。
孟利娟说,我最大的骄傲和荣誉,就是日复一日坚守在手术台上,为眼疾患者带来光明。
医术精得人心
“刚进入眼科工作时,受制于当时的诊疗条件和技术,有很多手术没办法开展,必须加强学习。”32年前,作为一名新眼科医生,孟利娟不等不靠,开始不断自学充电,并利用一切机会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精进自己。
随着眼科的发展和诊疗水平的提高,孟利娟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信任。曾有一位患者从新疆回三门峡探亲时突发急性青光眼,病情严重。孟利娟为他精心制定了治疗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半年后,这位患者另一只眼青光眼发病,专程从新疆赶回三门峡找孟利娟治疗。由于充分信任孟利娟,他在三门峡的亲人遇到眼疾,第一个找的人也是孟利娟。
32年来,孟利娟凭借专业技术让数千人重返光明,连续多年荣获市中心医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第五个8.19中国医师节孟利娟荣膺“好医生”光荣称号。
舍小家显大爱
眼疾患者对光明有多么渴望,孟利娟最知道,所以当援非医疗队选队员时,她毫不犹豫报了名。2018年9月,作为河南省选派的中国援厄立特里亚第12批医疗队队员,包括她在内的18名医学专家在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潘华队长的带领下,奔赴厄立特里亚,执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任务。
当时报名要求原则上女队员不超过50岁,已经年满50岁的孟利娟本可以不参加此次援非任务,而且当时她的父亲刚去世几个月,80多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女儿刚大学毕业正在找工作。但当她了解了援非医疗队的使命和非洲人民对医疗队的期盼时,毅然报了名,母亲由妹妹接往新乡照顾。
“虽然培训时对厄立特里亚的情况有一定了解,但真正到了那里,还是震惊于当地生活和医疗条件的落后。”孟利娟回忆,“经常断电,半个月供一次水,存下来的水经过沉淀都有厚厚一层泥浆。”生活上的困难可以克服,当地的医疗条件成为最大的挑战——缺医少药,设备落后。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她和医疗队员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疗队精神,创造条件,成功开展了一台又一台手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医生的大医情怀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这也成为孟利娟从医以来难忘而珍贵的经历。
传帮带育新人
为促进眼科事业发展,提升眼科诊疗水平,2018年2月,市中心医院眼科医院成立,返乡留美博士后党亚龙任院长,眼科迎来大发展时期。2019年8月底,孟利娟结束援非任务归国,正是眼科医院发展之时。回国后本有一个月休假调整时间的孟利娟仅休息了一周,到新乡看望母亲后就结束休假,投入到工作岗位。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再加上工作繁忙,孟利娟至今没有机会再到新乡看望母亲。
“再过5年我就要退休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在岗位上多作贡献,为更多眼疾患者重现光明的同时,帮助更多年轻医生更快成长。”谈起自己今后的规划,孟利娟说,“现在的年轻医生拥有比我们当年好得多的条件,我愿意把我的经验教给他们,培养后备力量,促进我市眼科事业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