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河南省妇联传来喜讯,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援鄂英雄乔瑞云荣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三门峡仅三位女性获此殊荣。

工作36年来,乔瑞云始终奋斗在护理一线,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挚爱的护理事业,尤其在疫情期间,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和精湛技术守护生命健康。
援鄂队友心中的“守护神”
疫情来袭,乔瑞云不惧风险,主动放弃休假,投身抗疫一线,设立预检分诊点,改建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培训全院医护人员疫情防控知识,为抗击疫情筑起铜墙铁壁。
2月15日,她作为河南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感控组组长驰援武汉,承担守护105位医疗队员的安全防护重任。抵达武汉后,第一时间带领感控组成员进入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因地制宜迅速制定出《感染防控铁律三条》、《防护注意事项九条》等防控措施。每天四班倒,仔细查看每一位出入舱队员规范穿脱防护服,确保严丝合缝,万无一失。每天工作长达18个小时,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为守护队员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23个昼夜里,她没休过一天,带领感控小组累计跟班138次,指导队员穿脱防护用品688人次,成功取得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骄人成绩,被队友亲切地称为“战地安全守护神”。
2020年2月,她作为首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表现突出的共产党员受到河南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
9月,作为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患者口中的“好闺女”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乔瑞云始终用一颗仁爱之心呵护每一位患者。2007年春节期间,75岁身患脑梗死的李奶奶因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心情烦躁,她得知情况后,按当地农村习俗,专门给老人打来热水洗澡理发,换上新衣服。除夕夜,为老人端来热腾腾的饺子,陪老人看春晚。老人出院时,感动的对我说:“乔护士长,感谢你,让我在医院过了一个吉祥年……”
灵宝的吴大妈因患心衰长期卧床,造成骶尾部大面积压疮,局部组织坏死发出难闻异味,护理难度大,很多年轻护士往后缩,家属也很焦虑。为尽快治愈大妈的压疮,她专门为大妈量身定制压疮护理计划,每天坚持用中西医结合法为大妈疮口换药长达两个多月。大妈出院后,又到家里为大妈做康复护理。老人感动地对我说,“你真是个好闺女。”
护理过的病人成了亲人,有的病人都出院十几年了,在街上碰见还拉着手说上半天话。这样的例子数都数不清,也成为她工作的动力和精神财富。
医生眼中的“好搭档”
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离不开护理水平的同步提升。2001年,在心血管病区担任护士长期间,三门峡地区还未开展心脏介入技术,很多病人需要背井离乡到大城市。为开展新技术,她丢下年幼女儿,前往北京同仁医院进修学习。三个月学成归来,她立即参与成立了心脏介入手术室,组建了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制定出多项心脏重症护理常规,配合医生开展了人工临时及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射频消融术、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急性心梗急诊PTCA术、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介入术等多项护理新技术,填补多项三门峡区域空白,提升了三门峡地区心脏专科护理水平,医生感慨地说:护士长,心脏手术缺了你可真不行,你是我们的好搭档。”
护士姐妹的“大姐大”
“凡事冲到最前,干到最好,带领护理姐妹往前奔。”是乔瑞云对自己的要求,更是标准。扎不上的针,她上!下不进去的管,她上!捋不顺的事,她上!为让护士姐妹能回家过年,她连续13年,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在病房值班,她女儿说:“妈妈,我记忆里咱家的年夜饭你都没在家吃过,我也从没吃过你做的年夜饭。”
36个春去秋来,一万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乔瑞云用一颗仁爱之心默默坚守在护理岗位,倾情守护着每一位病人。用非凡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展示了新时代女性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