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班、查房、门诊、手术、学术交流……权丽丽的一天可以用高强度来形容。
身为三门峡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和市中心医院妇产医院副院长,在妇科一线工作的21年里,无论工作日程有多紧凑,她对患者始终如春风般和煦,用精湛医术和温暖之心为女性朋友撑起新生的希望。
在她的微信好友里,有7000名都是患者
“您不要着急,记不住药名没关系,我帮您查一下。”“现在情况怎么样?如果有问题随时找我!”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妇科一区医生办公室,权丽丽正安慰着专程从外地赶来的患者,她温柔而坚定的话语,给患者吃了颗定心丸。
听了权丽丽的话,这位60多岁的患者感激地说:“大老远跑来,想着不容易见到权主任,没想到,不管在门诊还是病房,只要我们有需要,她随时随地都会耐心解答。只要听见她的声音,天大的事也没那么焦虑了,心也就慢慢静下来了。”
把患者当朋友,是权丽丽一以贯之的职业态度。在她的微信好友里,有7000名都是患者。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响应患者的需要。每天晚上7点到9点,是她集中回复病患咨询的时间,即使是半夜三更打来电话,她也总是耐心答复患者提出的问题。
“在医院里,我就是你的亲人”
看得见、问得着、靠得住,有温度、有医术、有爱心,这是权丽丽的从医准则。
“医生不止是医生,更是陪伴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家人。”权丽丽说。
一天,权丽丽看到一位患者在手术室转换间里一直不停地哭,询问原因后,得知她是从卢氏来看病的,由于患巨大多发子宫肌瘤,看起来像怀孕5个多月,需要切除子宫。进手术室前特别紧张焦虑,想着在这里人生地不熟,一点安全感也没有,所以忍不住哭了起来。
听到这里,权丽丽走上前去,伸出双手抱着患者,轻声说道:“谁说在医院你没熟人,我就是你的亲人。”经过安慰劝导,患者如期进行了手术。
凭着满腔热爱,深耕妇科一线21年
医者的学路漫漫,甚至终其一生。2003年,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权丽丽进入市中心医院成为了一名妇科医生。白天忙碌,晚上熬夜,尽管很累,她还是选择迎难而上,磨练医术,只为能更好为患者服务。
前几年,有一位宫外孕患者,需要及时手术。因患者体重约200斤,经腹部手术难度很大,腹腔镜的穿刺器不够长,经验丰富的权丽丽果断选择了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利用自然腔道进行手术操作。术后第二天,患者就下床活动、排气,第3天出院,恢复得非常快,外表没有任何疤痕,患者非常满意。
从当住院医师开始,权丽丽就在培养自己“多核”工作运转的能力。在她看来,作为一名医生,不但得会看病,会手术,还得会给病人心理疏导,另外,开展新业务做科研都是医生必备技能。
凭借着这份热爱,权丽丽在妇科一干就是21年,并深耕妇科临床、科研,她率先在豫西地区开展子宫肌瘤消融术、腺肌瘤消融术等,既解决了病灶又保留了器官,大大缓解了女性因良性肿瘤器官切除的焦虑,同时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也解决了患者因子宫异常出血,需要切除子宫而承担的巨大手术风险。改良的盆底网片悬吊术使病人恢复更快、创伤更小、费用更低,真正实现了微无创的治疗理念。在妇科恶性肿瘤、妇科内分泌以及私密整形等方面,她都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目前,权丽丽带领团队开展的三门峡市科研项目《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应用》已完成数据收集,即将收获科研成果。
让健康知识走进千万家庭
见多了女性的疾病与苦难,权丽丽认为,比起治疗,预防其实更重要。
去年的一天,一位脸色苍白的19岁姑娘前来就诊,称自己月经断断续续来了3个月了,听信了不科学的言论,认为这是在“排毒”,所以没有及时来诊治,导致现在头晕眼花,浑身无力,无法正常生活,这才来到医院看病。诊治过程中,权丽丽耐心给患者讲解,月经不是排毒,属于女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如果继续错信下去,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不应该让健康知识停留在医院内,更应普及给每一位女性。”多年来,权丽丽在完成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坚持致力于医学科普,她带领团队走进机关、社区、乡村,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和直观的图片、视频,给无数女性带去更多实用的健康知识。
权丽丽说,当医生让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医生,要努力对得起每一位患者,不能辜负信任和期望。”未来,她将继续把全部热爱倾注到工作中,让这份名为“医生”的事业绽放出更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