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电话
96569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正文
【汤汤播报】 为听损儿童开启音量键——三门峡好医生卫元峡
发布日期: 2019-09-02 17:55
来源: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敬献中国医师


汤汤点题:

忘记饥渴、不知劳累,支撑他连续十几个小时手术的,是拯救生命的信念,更是他的使命担当。

腰椎侧弯、右手拇指变形,是常年长时间站立手术给他留下的职业印记,更是他的疼痛勋章。


8月19日是第二个中国医师节,

让我们以文字献礼,用镜头聚焦,致敬身边的这道生命之光——中国医师。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中国医师节特别报道之九——

三门峡市“好医生”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耳鼻头颈咽喉外科主任卫元峡


1.png

《黄河时报》


2.png


人物档案


卫元峡,副主任医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全国睡眠专业基层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三门峡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委员,先后荣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


为听损儿童开启音量键


“天使一样可爱的孩子,因患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无法听到爱的呼唤,无法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身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的卫元峡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像被摁下了静音键。”


2012年以前,三门峡地区的人工耳蜗移植手术基本处于空白,许多患重度听力受损的0~6岁儿童,只能到郑州、洛阳等地治疗。为了能弥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区域空白,自那时起,他开始了解国家项目和相关政策,四处奔走,先后到省、市多个相关部门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终于成功开展了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还申请到市级科研项目,为更多听损儿童带来希望。


3.png

正在查房的卫元峡


“一些偏远山区天生患有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家庭困难无法接受耳蜗移植手术,造成终生残疾。”卫元峡回忆,早在2012年,他接诊的一名卢氏4岁男童,天生听力障碍,经济窘迫。卫元峡坐不住了,他四处联系,最后帮助男童申请到免费手术名额和术后治疗及后期语言训练费用。卫元峡既当医生又当老师,帮助这位幸运的男童慢慢开启有声的世界。


“经过半年的系统治疗,孩子可以与父母简单的语言交流,看到这些我很欣慰。我愿用我的专业和毕生的精力,为听损儿童唤醒沉睡的听觉,插上声音的翅膀。”卫元峡说。


4.png

正在坐诊的卫元峡


“耳朵有没有感觉闷?”“颈椎好不好?”每天清晨7点30分,卫元峡和大多数医生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投身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一线38年,病房和手术室是他的另一个家,在这个家里,他投入了比对亲人更多的精力和情感。


2018年的一个夜晚,卫元峡接到医院急会诊电话,患者是一位六旬老人,当时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困难。卫元峡凭经验判断,老人极有可能是误食导致的窒息。时间紧迫,他开通绿色通道,急诊手术,老人转危为安。


在别人眼里穿上白大衣、站在手术台的他是个不知疲倦的铁人,只有医院的人和他的亲人知道,他也是一个会生病的平凡人。卫元峡患有心律不齐的疾病,有几次在手术时心律不齐发作,他口服点心律平,稍作休息继续手术。这些在常人看来心酸的瞬间,被他一句“习惯了”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只要病人好我们就好,卫元峡将毕生精力融进了他钟爱的医疗事业,也实现着那个为听损儿童开启音量键的美好愿望。


医师节.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