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奶奶不慎跌倒,剧痛从髋部瞬间蔓延……
是选择保守治疗听天由命,还是冒险手术重获健康?
近日,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科医院关节外科丁韶龙团队在多学科专家护航下为103岁的老太太成功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两周老人可以站立行走。
绝境中的曙光
103岁的老太太跌倒后髋部剧痛,家人一度陷入绝望。传统观念中,高龄老人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现代医学的光芒穿透了家属焦虑的阴霾。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医护团队没有放弃。
面对这位跨越世纪老人,骨科、麻醉手术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临床营养科、康复医学科多学科专家集结会诊,最终认定:"手术风险高,康复希望更大!"
毫米之争的生命重塑
手术室无影灯下,一场与时间赛跑、毫秒必争的攻坚战上演。针对高龄患者的特殊生理特点,麻醉团队选择了
轻柔精准的方案,全程守护老人生命体征的平稳。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科医院院长、关节外科主任丁韶龙主刀,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复位骨折块张力带固定,重建股骨大粗隆后,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在关节外科与手术室、麻醉手术科、ICU等科室紧密协作下,仅用30分钟就顺利完成右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百岁身躯注入新的支撑与活力。
14天见证百岁坚韧
手术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术后第二天清晨的病房里展开。
护理团队为老太太量身定制了“百岁康复计划”:
超早期介入(术后24小时):在护士轻柔而坚定的引导下,老太太开始床边坐起训练,激活肌肉,预防并发症。
循序渐进的力量唤醒: 从借助助行器在床边小心站立,到迈出艰难却无比珍贵的第一步,每一次重心转移都伴随着医护人员的保护与鼓励。
耐力与信心双重提升:随着伤口愈合,训练强度科学增加。物理治疗师运用器械和手法,帮助她找回平衡感与行走耐力。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让老人眼中的光芒更亮一分。
主治医师胡斌、护士团队、康复治疗师,每个人都是她坚韧的后盾。两周后,老人重新独立站立,稳稳迈开了步伐。
银发重舞
出院那天,阳光洒满病房。老人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簇拥下,出院回家。
老人的脸上是重获新生的灿烂笑容,是历经沧桑后更加坚韧的生命尊严。
丁韶龙感言:103岁老太太手术的成功绝非孤例。它清晰传递一个信念:高龄髋部骨折绝非“人生终点站”,也不是放弃追求生活品质的理由,通过及时送医、科学评估、勇于决策、专业手术与系统康复,无数银发族完全可能穿越骨折阴霾,重归生活暖阳,续写属于金色年华。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整合尖端微创技术、精准麻醉管理、多学科协作(MDT)及ERAS快速康复理念,为高龄骨折患者筑起生命防线,让每一位遭遇骨折意外的老人依然能够再次行走。
这不仅是医疗的进步,更是对生命长度与质量的双重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