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性呼吸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被称为“不动声色的健康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约有3.84亿人患慢阻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13.7%。
以下为你解析关键知识,早了解早防护。
什么是慢阻肺?
核心特征
气道慢性炎症+肺结构破坏,导致呼吸气流受阻,且呈进行性加重(无法完全逆转)。
典型症状
长期咳嗽:晨起或夜间明显,随病情加重可伴咳痰。
活动后气短:初期爬楼梯、快走时气短,后期静息时也呼吸困难。
胸闷、喘息:严重时出现口唇发紫、下肢水肿(提示肺心病)。
哪些人容易被慢阻肺“盯上”
1、长期吸烟者
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诱因,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风险越高,吸烟者患病率是非吸烟者的2-8倍。
2、长期接触有害颗粒者
职业暴露粉尘、化学烟雾、装修污染等。
厨房油烟尤其是未安装油烟机的环境。
3、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如儿童时期频繁患肺炎、支气管炎,可能影响肺发育。
慢阻肺的“致命陷阱”
1、不可逆的肺功能损伤
早期可能无症状,但肺功能已开始下降,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重度。
2、急性加重的致命风险
感染、空气污染等可诱发急性加重,表现为咳嗽、气短突然加重,可能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3、全身并发症
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抑郁等,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
如何早期发现慢阻肺
简单自测
爬2层楼梯或快走100米后是否明显气短?
每年咳嗽、咳痰超过3个月,且连续2年以上?
长期吸烟或接触污染环境?
若有≥1条,建议尽早做 肺功能检查(诊断金标准)。
科学管理:慢阻肺可防可控
1、戒烟:首要且关键
戒烟是唯一能延缓肺功能下降的措施!戒烟后,咳嗽、痰多等症状会逐渐减轻,急性加重风险降低。
可寻求医生帮助(如药物、尼古丁替代疗法)提高戒烟成功率。
2、远离污染环境
厨房使用油烟机,雾霾天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佩戴防PM2.5口罩。
粉尘作业者需规范佩戴防护用具(如防尘口罩、防护面罩)。
3、药物与氧疗:控制症状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缓解气短、喘息。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适用于频繁急性加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长期家庭氧疗:适用于严重低氧血症患者(遵医嘱每日吸氧≥15小时)。
4、康复训练:提升生活质量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鼻吸口呼,缓慢深长)和缩唇呼吸(吹口哨式呼气),增强呼吸肌力量。
适度运动:步行、太极拳、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以不喘为度)。
营养支持:多吃高蛋白(鸡蛋、鱼、牛奶)、高维生素食物,避免产气食物(如豆类)加重腹胀。
5、预防感染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每5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季节交替时注意保暖,少去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