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脑卒中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
今天特邀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二区主治医师王晓柯
带大家共同认识脑卒中,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脑卒中高危人群
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一般分为脑梗和脑出血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
脑卒中致残致死率、致残非常高,据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此病。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针对40岁以上人群推行8+2自测表。
8是指影响脑卒中的八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
2是指发生过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如果你具有三项及以上,则属于脑卒中高危人群。
5分钟缓冲法
预防气温骤变下大脑的“自动关机”
气温急剧波动会显著加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尤其在气温骤降的寒冷天气里,医院急诊科往往会迎来脑卒中患者的激增现象。面对气温变化挑战,究竟应当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来更好呵护我们血管健康?
可采用一个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5分钟缓冲法:在踏出家门之前,不妨在电梯口或单元门口稍作停留,利用短短3~5分钟时间进行气温的适应性缓冲。这一简单的举措能够有效避免我们突然暴露于寒冷空气中,从而防止血管因急剧收缩而带来的潜在危害。
如何判断是否发生脑卒中,发生脑卒中如何急
大家遇到突发脑卒中,做好以下三点很关键。
第一点
最为关键的一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为患者争取黄金治疗时间。
这里有两个黄金时间点需要牢记
一是发病后的4.5小时,这是使用溶栓药物黄金时间窗口,错过可能错失最佳恢复时机;
二是发病后24小时内,若错过第一个时间点,在24小时内仍有进行血管介入治疗的有效机会;
第二点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恶心、呕吐,注意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及窒息;
第三点
监测血压,当患者意识清醒,测量血压,密切关注其血压变化,并根据情况适时服用降压药,以稳定病情。
天气转冷,大家秋冬季出门,注意保暖。尤其是注意头部、颈部的保暖,出门一定要戴好围巾和帽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