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的赵大爷,最近1年多感觉两条腿没劲,刚开始只是走路时困乏,歇歇就好些,一向身体硬朗的他没有在意,后来越来越重,简直走不成路了。
最开始以为是腰椎的事,可治疗后效果不好,后来又去了几个地方也没查清。
有病乱投医,赵大爷多方打听,看广告,还到私人诊所治疗过,大半个月过去,症状越来越重,最后失望回家。
可是病情没有放慢脚步,赵大爷双腿瘫痪了,还经常尿裤子,加上以前就有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现在又加上尿失禁。
痛苦不堪的他来到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曹建波主任团队给他做了详细检查,通过胸腰椎磁共振,发现脊髓表面有很多粗大迂曲的血管,很不正常,进一步做了增强确诊为罕见的脊髓血管病,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
经过全院会诊,转到神经外科二病区。在神经重症李卫主任的指导下,神经外科二病区卢国奇团队为赵大爷做了脊髓动脉血管造影,最终确定病变部位在胸12-腰1椎体水平。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为罕见病,是一种脊髓动脉血管病变,医院还没做过这个手术。如果转到上级医院,赵大爷和家属都折腾不起,经济条件也不允许。
为这个病跑了一年多,去过好多地方,终于在这里确诊了,赵大爷和家属这个手术家属坚持让卢国奇做。
重担压在了卢国奇身上。
经过反复阅片,查阅相关资料和科室讨论,卢国奇认为虽然没有做过这个手术,但是发病机制已清楚,椎管手术相关解剖知识也很熟悉,加上患者和家属的信任,相信手术一定成功。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评估,在手术麻醉科屈海波团队的护航下,通过术前仔细定位找到病变位置,术中顺利找到动静脉瘘口,在显微镜下精雕细琢,将瘘口彻底断掉,并且将脊髓神经完好保留。
术后赵大爷恢复顺利,双腿活动和感觉比术前改善,复查磁共振显示迂曲血管明显减少,后期还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
硬脊膜动静脉瘘是硬脊膜的动静脉血管之间存在的微小瘘口,动脉静脉出现异常沟通,动脉不通过毛细血管网直接进入到了静脉,导致静脉压力增大,脊髓出现水肿,脊髓神经细胞出现损伤,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大部分病变出现在胸腰段,所以很多人发病以下肢活动和大小便症状多见。
这是一种罕见病,年发病率为0.5~1/10万,大多数患者为自发起病,发病原因不明,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后天获得,公认此病与后天创伤,炎症,血栓形成等有关系。
多见于50~60岁男性患者,早期症状隐匿不典型,起病初期误诊率极高。通常以逐渐进展的脊髓功能障碍起病。
最常见症状包括步态异常、肌力减退、感觉异常(感觉麻木、疼痛、感觉丧失或感觉过敏等)、括约肌功能障碍及性功能障碍等,其中下肢肌力减退和感觉异常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此病为非自限性疾病,一旦患病,症状进行性加重,最后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若长时间延误,会造成瘫痪可能。
卢国奇提醒,由于硬脊膜动静脉瘘少见,早期诊断困难,所以当出现上述状况时,患者和家属应重视并及时就诊。
脊髓血管造影或脊髓磁共振检查都可以发现端倪,一旦确诊不要慌乱,及时就诊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