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人实施诈骗屡禁不止。
有人说,是因为儿女关爱不够,陪伴老人的时间太少……
更大的问题是老年人自身对这些认知度太少。
很多老人之所以轻易相信别人,主要是被骗子公司的名头和来历蒙蔽了,忽悠了。
见过太多瞒着子女偷偷买保健品的老人。
这是一个不知让多少儿女咬牙切齿的名字,保健品!
保健品是诈骗老人的行业里套路最深的一个。
换位思考,如果我身在老年人的位置,可能也会上当受骗。
因为保健品一直都是从身体健康的角度对老年人进行360°无死角销售。
那套路深的,简直防不胜防。
并不是说所有的保健品都是假的,也有很多产品确实有保健效果 ,大部分是在药店就可以买到的。
这里说的保健品,大部分是开在写字楼或小门面的公司。公司名头往往写得很厉害。
XX老年人健康课堂、XX上市公司旗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之听起来很厉害、很权威。
然后通过发传单、在公园之类的地方做免费检查等手段,获取老人的个人信息,再由“销售”人员电话邀约老人。
很简单,比如:“阿姨您好,我们这里是XX健康管理协会的。我们最近在做一个免费宣传活动,想邀请您来参加,是XX大医院主任免费现场会诊,还会免费送给您10斤大米!”
看到了吧,免费检查、免费讲座、还送你大米!
是不是很吸引人?没错!是真送大米。
目的是邀请老年人来参加讲座,说白了就是洗脑。
很多老人在家待着也是闲着,去听听也不花钱,还给大米,基本都会去。
去了一看,好家伙一百多号人呢。
那就更放心了,证明人家公司实力大啊。而且会场还是城市大酒店的会议厅,一看更放心了。
其实租个会场,买点大米没几个钱,只要现场有一个人买,他们就不亏了。

开会只是一个开始。
他们会请一些所谓的“大主任”来会诊,并且讲一些半真半假的健康知识,有可能会着重讲某一疾病的危害,或某一器官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销售做铺垫。
开完会了,领完礼品大家开开心心回家了。
一看挺好,还没卖我东西,挺放心的。
过了一两天,销售人员打电话了。这一次是约到公司了(一般是写字楼或者小门头)。
来了之后,工作人员马上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叫上了,等熟络了,销售人员会把伪造的会诊结果拿给你看。别管你多健康,都能给你说出来点毛病。
这时老人基本开始不安心,销售人员就会紧接着推销产品,看到老人有一点动摇,销售人员就开始上套路。
基本都是:
1、找领导申请礼品:阿姨您今天要是能买,公司为做宣传,会额外送您米面油各十斤之类的诱人礼物。
2、找领导申请便宜:大部分人都爱贪小便宜,如果老人有意向购买了,会找领导申请把保健品价格便宜一些,或成为会员,免费再送几盒之类的。
3、用诊断结果威胁:阿姨您要是不抓紧治,将来严重了会要命,您想想去医院好几十万,在我这几千块钱就给你解决了,您试试吧。
4、打感情牌:认老人做干妈干爸,抱着老人就哭的都有,再编一个故事。比如:“我的爷爷/奶奶就是因为这个病,当初没重视,后来恶化了医院也治不了,如果当初知道有这药,我就是卖血也买啊。您知道么,刚见到您就觉得您和我爷爷长得特别像。” 说的那是一个潸然泪下。
5、讲公司规模:说公司是某某上市公司,在哪里有工厂,和谁谁合作之类的。
如果最后老人还是不想买,没关系,送点不错的礼品,继续套近乎拉家常。
过几天再约老人过来,经常让老人来开会,领礼品。
时间久了,有些人会抹不开面子,这小伙子对我也挺好,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我,要不我就买点试试吧。这从一开始,就是人家设计的圈套 。
甚至有些公司更下血本,带着老人免费旅游,免费洗温泉,免费吃饭。
希望大家明白一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天下也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频繁去参加活动,听人家讲时间久了,久而久之慢慢就会相信了。
总结下来就是:
老年人不要参加任何名义、任何公司组织的所谓健康会议、自觉远离。
不要轻易相信电话说送礼品邀请您去了解之类的电话。
不要随便在外边做免费检查,更不要留个人信息。
要相信医院,不要寄希望于所谓的“保健品”。
哪怕是自己多年的朋友,邻居要带你去参加什么会议,也一定不要参加!99%都是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