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汤汤播报】建院四年,三门峡市眼科医院奋勇前行
发布日期: 2022-06-06 17:40
来源: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市卫健委、市中心医院的关心支持下,2018年4月,三门峡市眼科医院成立,历经四年的风雨历程,在临床医疗、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一些成绩。


人才团队建设

1.png

荣获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

河南省高层次人才1人;

河南省专业技术带头人1人;

河南青年五四奖章1枚。

2.png


荣获三门峡市领军人才1名;

三门峡市“崤函大工匠”1名;

三门峡市拔尖人才1人;

三门峡市劳动模范1人;

三门峡市五一劳动奖章1枚。


3.png


荣获三门峡市“优秀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

三门峡市“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

三门峡市“工人先锋号”等光荣称号。


4.png

四年来,全职引进医学硕士3人;

在职培养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3人;

全国统招医学博士2人,医学硕士10人。

晋升主任医师1人,晋升副主任医师1人,晋升高级工程师1人,晋升主治医师3人;

培养住院医师14人,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及学术团体任职5人。


5.png

参选美国外科学院(ACS)通讯委员2人、美国外科学院(ACS)住院医师1人,美国视觉科学与眼科研究会(AVRO)会员3人。


6.png


柔性引进海外博士专家4人,国内知名教授9人,学术交流58次。


省级以上学科平台


共创建省部级科研平台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部级人才培养平台1个。


7.png


2018年8月,经国家卫健委批复,成立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2018年12月,经省科技厅批复,成立河南省青光眼房水外引流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

2018年12月,经省科技厅批复,成立河南省眼科微创手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1年10月,经省人社厅批复,设立第八批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创新基地;

2021年11月,经河南省发改委批准,成立河南省微创眼科手术工程研究中心;

2022年3月,经申请,创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


取得成果


近四年,取得河南省科技成果8项,国家专利11项,高水平论文6篇,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项,省级奖励2项。


8.png


9.png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项。


10.png


发表高水平论文6篇,取得河南省科技成果8项;

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0项;

发明新型微创手术器械1项、新药1项。

产、学、研合作已成规模,科研成果转化及应用成效显著。


11.png


“一种新型内路小梁切除装置的开发和应用”项目荣获河南省医学科技二等奖;

“罂粟碱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生存和轴突再生的机制研究”被评审为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专科水平


经过四年的发展,市眼科医院已迈入全省眼科医院先进行列。

在全省三级综合医院DRGs绩效排名中,主要监测的52个病种的救治能力均位居前10%。


12.png

青光眼白内障的基础与临床:

率先开展青光眼外引流调控机制的研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家猪的色素性青光眼模型,国内首次研发RKI-1447、Ripasudil (K-115)作为一种新型的青光眼降眼压药物。

微创眼底外科:

采用国际AMD诊疗指南开展规范治疗,降低黄斑变性致盲率,研究其发病的分子生物机制,以期能发现新型治疗药物,以25G为代表的微创玻璃体手术水平较为领先。

神经炎症与中枢神经的保护与再生:

开展罂粟碱抑制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及视神经保护机制,证明了罂粟碱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提示罂粟碱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神经炎症调节剂,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智慧医院信息技术:

在省内率先研发使用移动医疗、移动护理、自助服务系统、银医平台、床旁结算等系统软件;成立三门峡市眼科智慧优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门峡市智慧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第五代电子病历系统,结合钉钉软件系统将移动医疗做到更加便捷化。

青少年近视防控:

面向全市儿童青少年入校筛查并建立视觉健康档案,开放近视防控科普教育基地以提供健康教育。并致力于使用动物模型探索视觉发育早期病变的基础研究,并建立完善的青少年近视防控链条式管理、早期干预与预后评估体系。


社会公益

市眼科医院作为公立二类事业单位,始终牢记“人民医院为人民”的社会公益属性,积极承担近视防控、白内障免费救治等公益事业,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13.png

我市是第一个把“青少年近视防控”列入市政府民生重点实事的省辖市。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卫健委和市教育局的指导下,自2019年起,为全市5万余名中小学生免费视力检查、健康教育,建立和更新电子视力健康档案。市直学校的检查服务覆盖率达到98%以上,电子视力健康档案随入学实时转移、动态管理。

承担我市“光明扶贫工程”和九三学社“亮康行动”。连续两年收到九三学社中央办公厅的表扬信。先后下乡义诊900余次,义诊服务患者30余万人,开展扶贫白内障手术,帮助2000余名贫困患者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