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
第32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今年主题是
促进母乳喂养,携手向未来

母乳是妈妈赐予宝宝最珍贵的礼物。
母乳喂养利于宝宝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不仅可增强免疫力,降低腹泻、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还有助预防成年后心脏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生。
哺乳期间,妈妈对宝宝尽心尽力,却容易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当身体出现小问题时,很多妈妈的第一选择都不是尽快吃药解决,而是担心吃药会对母乳有影响,对宝宝不好,只能化身“忍者”,强忍着不舒服继续哺乳,或者因为担心已经吃了药有影响,而含泪狠心断奶。

妈妈服药会让宝宝通过乳汁摄取到少量药物,但认为“只要服药就不能哺乳”或“为了哺乳绝对不吃药”,这两种观念都是不科学的。
实现哺乳期安全用药,应坚持五大原则。
是否有必要用药
哺乳期用药首先要明确当前的病情是否真的需要药物治疗。如病毒性感冒,不需要抗病毒药物治疗,往往一周可自愈。
对于疗效不确切,或者缺乏哺乳期安全性研究的中成药在哺乳期不推荐使用。
药物尽量选择单一成分,避免复合制剂
单一成分往往更容易获得药物在哺乳期的安全数据,而复合制剂由于成分多,有些还包含中药成分,对哺乳影响也会变得复杂,缺乏研究数据,安全性未知,不推荐在哺乳期使用。
用药方式的选择
在不影响疗效前提下,优化用药方式可降低药物进入乳汁的浓度。能选择外用就不选择口服,能选择口服就不选择静脉用药。
最佳用药时机的选择
对已经明确告知哺乳期可以安全使用的药物,如果妈妈仍然担忧对宝宝的潜在影响,可选择避开血药浓度最高的时候喂奶,多次用药时可将服药时间安排在一次亲喂结束后或宝宝夜间进入长睡眠后服药。
权衡利弊,必要时暂停哺乳
若病情需要,妈妈必须服用药物,且该药已有数据显示出现哺乳后宝宝的不良反应,则需要暂停哺乳,待治疗结束后可适时恢复哺乳。
掌握了五大原则后,哺乳期安全用药,应该这样吃。
发烧:无论是哺乳期乳腺炎还是感冒,或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烧,妈妈们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这两种药物,成分单一,不仅可以退热,对于哺乳期间的各种疼痛,比如头痛,肌肉痛,牙痛等都可以使用。
值得提醒的是,国内说明书存在着滞后性,在布洛芬的说明书上写着“哺乳期禁用”,但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儿科协会都推荐哺乳期可以使用。
感冒: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感冒为自限性疾病,一周内可痊愈。市面上的“感冒药”主要是为了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同时含有退热、抗过敏、抗病毒、中药等多种成分。含有伪麻黄碱的制剂,可能有减少奶量的风险。这里更推荐妈妈们结合自身症状,选择针对性更强的药物,如退烧药、抗过敏药、化痰药等,成分单一且哺乳期的安全性更明确。
如果为细菌性感冒,需要使用抗生素,在不过敏的前提下首选青霉素或者头孢类,均属于哺乳期安全的抗生素。
过敏:对于哺乳期间过敏的妈妈,可选择的抗过敏药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建议避免使用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可能会影响乳汁口味而导致宝宝拒奶。
腹泻:严重腹泻时可以使用蒙脱石散,主要在肠道起作用,很少进入血液,更少进入乳汁,但本药仅改善腹泻症状。若频繁出现腹泻,应及时查明原因,对因治疗。
总之,哺乳期的妈妈生病不要硬抗,只要选择安全的药物,就不会危害宝宝健康。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即使是一些相对安全的药物,在使用前,最好和专业的医生或者药师进行沟通和咨询。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已开展哺乳期用药咨询服务,孔苗药师可为各位宝妈解答疑问,从科学的角度判断用药风险、推荐最佳药物方案。
咨询内容还可包括:备孕期、妊娠期、更年期用药等,欢迎线上或至门诊咨询。
咨询方式一: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扫描微信二维码)
回复时间:工作日:8:00~18:00
咨询方式二:药物咨询门诊
地点:10号楼5楼500诊室
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8: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