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张大妈的家属想着老人70多了,肿瘤这么大,又长在脑子的关键部位,不放心在咱医院做,打算从外面请个专家到院来做手术,还专门找了医院的熟人来打招呼。我一看张大妈的磁共振片子,是个左侧额顶叶矢状窦旁脑膜瘤,有7公分那么大,这在临床比较少见,瘤子大,还长在功能区,彻底摘除难度确实很大,病人家属想外请专家的这种想法,我完全能理解。”丹东说。
丹东名叫方丹东,是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脑病医院的神经外科三病区主任,一米八五的大高个儿,人长得精神不说,关键是技术过硬性格好,说起话来清清亮亮不含糊,率真耿直的样子很受病人喜欢。
“手术没请专家,是我主刀做的,现在病人情况很不错。”说着话,随丹东进病房,看看这个5天前由他主刀手术的张大妈。
刚迈进病房,睡在中间床上,头上还缠着纱布的张大妈一见到方丹东,呼一下就坐起来了,双手合十,连声说:谢谢谢谢!
神经外科三病区主任方丹东(左)和护士长刘晓楠(右)在查房
“方主任,你看,我的胳膊和腿都能抬起来了!”大妈说着就开始举高高,像个开心的孩子一样抬起双臂比划给丹东看。
看着脸蛋红扑扑,心情也很好的张大妈,丹东也乐了,翘起大拇指给张大妈点赞。
不错不错!丹东说着,又用手又试了试张大妈5天前还偏瘫不能动的右腿。
张大妈是市区人,今年72岁了,有一儿一女,虽然有陈旧性脑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过敏性紫癜、继发性癫痫、桥本甲状腺炎、膝关节滑膜炎等一大堆的病,可大妈生性开朗,乐观面对,小日子过的那也是有滋有味。这次是突然出现右侧肢体瘫痪1小时急诊入院的,当时神志还算清楚,但精神很差。
入院颅脑CT检查提示:左侧半卵圆中心、额顶叶占位。
入院头颅磁共振增强检查提示:左侧额顶叶矢状窦旁脑膜瘤,约7x6x6cm大小。
面对这么大的瘤子,又合并这么多病症,对从事神经外科专业20年的方丹东来说,他有信心,也有底气自己来给大妈做这台手术。
他敢接这大活儿!底气哪来的?
俗话说,有金刚钻,才敢揽瓷器活。
说起方丹东,履历和他的人一样,那叫一个帅!
2017年底,他作为高层次医学人才引进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不仅是他师出名门,师从赫赫有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学部主任张剑宁教授;
不仅是他技术过硬,成功主刀过近百例复杂高难脑肿瘤的手术;
关键一点,是他从北京大三甲医院来到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经常会遇到病人想外请专家这种情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想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成功手术给当地百姓展示一下咱地市级医院的专科技术实力;
还有一个让他有成就感的是,在确保病人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极大节省病人费用,家属照顾起来也方便。
结果是,家属决定把张大妈这个手术交给丹东来做。
手术中的方丹东
术前经肾病内科吉雅菲主任和麻醉科联合会诊,确保围手术期安全。
3月12日上午,麻醉手术科主任屈海波和副主任冯渊波实施全麻,方丹东主刀,主管医师侯宝森任助手,手术开始了。
手术从早上9点半做到下午4点,历经6个多小时的奋战,成功切除左侧额顶叶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
“说实在话,真是太难做了!瘤子太大,又处在额顶叶交界功能区,为最大限度保留功能,保护脑组织,还不能整个全切,只能从瘤内分块儿切除。
切除难度有五点,一是中央沟静脉的保护,一旦损伤,会引发严重脑水肿;二是矢状窦旁肿瘤要尽可能切干净,减少复发几率;三是术中尽可能减少对脑皮层的压迫和损伤,有助于偏瘫肢体的恢复;四是病人有肾功能不全,术中要减少失血,减轻对肾功能的影响;五是颅内不用止血材料,减少颅内异物引起的感染几率。
术后2小时大妈就清醒了!”丹东说。
术后48小时磁共振
术后的第二天,丹东查房,张大妈已能正常进食,右侧肢体偏瘫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复查磁共振显示:肿瘤全切,包括矢状窦旁也切得干干净净!
3月17日早上,丹东查房时,正处在恢复期的张大妈各种情况都不错,右侧肢体肌力已恢复到接近正常,家属很感激,对丹东说,我们出院一定要给你送个锦旗。
丹东说,能给病人解决问题,还能为病人省钱,就是我最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