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汤播报】射频消融术“烫死”9.8公分子宫腺肌瘤,保留子宫无疤痕
发布日期:
2021-01-20 09:11
来源: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1月16日上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超声科开展射频消融术成功“烫死”9.8公分腺肌瘤,极大引领和提升区域介入超声诊疗水平。
说起这个病人,超声科副主任崔海峡印象深刻,病人是市区人,今年43岁,痛经多年,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渐进性加重半年,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增大至12.3公分,约是正常子宫的2倍,子宫腺肌瘤达9.8公分,在临床属较大腺肌瘤。
子宫腺肌(瘤)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痛经,经量增多和子宫增大,症状严重者以手术切除子宫为主要治疗手段。
面对这么大的子宫腺肌瘤,崔海峡决定实施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它是一种保留子宫又不损伤卵巢功能的微创介入疗法。
静脉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用射频消融针经皮植入子宫后壁病变区域,利用射频产生的高温,由深至浅多层多点移动消融。
崔海峡介绍,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病的优势有很多:
1.保留子宫,不破坏盆腔结构。治疗后病灶被灭活并明显缩小,可明显改善或消除患者临床症状(如痛经、月经量大、贫血等)。
2.对卵巢功能基本无影响。
3.不用开刀,安全、创伤小、无疤痕。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
目前的共识是因为子宫缺乏黏膜下层,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增生侵袭到子宫肌层,并伴以周围的肌层细胞代偿性肥大增生形成病变。
子宫腺肌病多发于30~50岁左右的经产妇,也可见于年轻未生育女性,这可能与各种宫腔操作手术增多有一定关系。
影像学检查如经阴道超声、磁共振是术前诊断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最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