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鹏,渑池人,今年32岁,2016年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返乡,成为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科医院脊柱外科的一名医生,能在家乡最好的政府三甲综合医院上班,能发挥所长给父老乡亲看病,于我是一件很欣慰的事儿,也是一种绿叶对根的情怀吧。
在我印象中,穿妈妈缝的千层底还是小时候的事儿,没想到上班四年后,我收到了一双千层底,是一位病人的老母亲亲手缝制的,看着鞋底上漂亮的针脚,鞋里还趁上了鞋垫,七尺男儿的我着实感动,这千针万线,这细腻朴实,像极了我的母亲。
那是2020年7月普通的一天,我坐门诊,那位老母亲搀扶着患病的儿子进来,两人是灵宝口音,病人28岁,身高足有一米八,因腰部剧烈疼痛,左下肢麻木无力疼痛来就诊。
我第一印象判断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详细询问得知,病人腰腿痛已快2个月,曾在当地按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治疗过3周,目前疼痛加剧,行走和大小便都觉困难。
据病人给我说,家境比较贫困,父亲去世,和没有收入来源的老母亲一起生活,因为得这病已花费近万元,当地医院建议转到上级医院继续诊治,也看过几家医院,有说癌症的,有说结核的,都弄不清到底得的啥病。
他老母亲哭着说:“家里确实没钱,可儿子还年轻,疼这么厉害,这到底得的是啥病?还能不能治?如果能治,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娃看病。”由此我想到《劝孝歌》中的一句词:“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母亲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
经过初步检查和充分沟通,看到病人身形偏瘦,询问得知还有低烧盗汗现象,我暗自寻思是不是脊柱结核,因为之前念研究生时跟导师见过这种病例,被业界称为“不死的癌症”,如果不及时治疗,致残率致死率极高。于是我建议住院进一步检查,还抽空协助办理了转诊手续,这样可节省病人开销。
入院后的血液检查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和血沉明显升高,我考虑是感染性疾病,进一步结合结核r干扰素释放试验,果真显示为阳性。好在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显示阴性,胸部CT也未见明显异常。
下面是一些影像检查。

术前腰椎X线检查可见:腰1椎体破坏,胸腰段后凸畸形。

术前腰椎磁共振检查可见:腰1、2椎体破坏,局部脓肿形成,脊髓神经受压明显。

术前腰椎CT检查可见:腰1、2椎体骨质破坏,局部死骨形成。
之所以要做这些影像学检查,是因为各有独特优势,不可取代,更要相互印证,以达到确诊的目的。
根据所有检查结果,我心里有数了。报请科主任贺海怿,经过科内讨论和感染性疾病科会诊,一致认为是腰1、2椎体结核椎旁脓肿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建议抗结核治疗4周后再行手术治疗。
当我把病情和治疗方案告知病人母亲后,她很高兴:“搞清了病,娃的病就有盼头了。”
经过抗结核治疗四周后,我们重新评估病情,病人身体条件允许手术治疗。
我们决定为病人实施侧前方入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在临床这属于四级手术,也就是难度系数最高的手术。
在麻醉手术科的密切配合下,手术由主任贺海怿主刀,我和副主任医师李想担任助手,术中仔细分离显露病变位置,保护周围组织避免被感染,彻底清除脓肿及死骨,充分神经减压,再用纳米骨柱和侧方钉棒内固定系统重建脊柱稳定性。
手术难度大不言而喻,好在我们身经百战,手术过程很顺利,持续约3小时大功告成,术后病人自诉腰部和下肢疼痛麻木消失。
术后担心结核迁延不愈和结核播散等并发症,我和主任每天都要跑五六趟到病人床边查看病情。
重点观察五点。
第一:病人的情绪,精神状态怎么样,有无发热,有无结核菌播散入血的表现,还要开导病人,增加战胜疾病的决心。
第二:查看病人的饮食情况,因为侧前方入路对病人的腹腔脏器有一定的骚扰;查看病人有无排气、腹部有无疼痛和大便情况;同时结核是消耗性疾病,术后蛋白的摄入尤为重要,嘱咐病人少食多餐,高蛋白饮食,因为家境贫困,更经济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吃鸡蛋,多喝牛奶,避免因输高昂的白蛋白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第三:结核手术为感染切口,每天频繁到病床前查看手术切口包扎的敷料有无渗湿,有无因翻身活动导致敷料脱落!
第四:关注切口引流管有无脱出、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及量的变化情况。
第五:因结核脓肿位于椎旁和椎管内,术后需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因硬脊膜破裂导致的引流液增多,同时密切观察有无结核性脑膜炎导致的头疼,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
非常幸运的是,病人术后没有出现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一周后拔掉切口引流管,他可以下地行走了。
术后复查腰椎X线显示螺钉位置良好,后凸畸形矫正,脊柱力线恢复。
术后复查腰椎磁共振可见:神经减压充分,局部脓液及坏死组织清除彻底。
12天后,病人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拆线出院。我很高兴,因为结核手术切口属于感染切口,很不好长的。
术后3个月复查腰椎X线
术后三个月,病人和母亲来医院复查,手术切口无窦道形成,各项感染指标逐渐好转,肝功能良好。
当我再次见到病人,痊愈的喜悦在他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病区走廊大老远就和我打招呼:“李大夫,你看我完全好了,腿不疼不麻了,腰也挺直了。”
也就是在这时,他的老母亲走近我,赶紧从随身的布兜里拿出一双布鞋塞到我手里:“这次多亏了你,把我娃的病看好了,做这么大的手术,才花了1万来块钱,家里也没啥拿得出手的东西,我给你做了双布鞋……”
礼轻人意重,这双千层底朴实无华,却承载着一份老母亲的感恩和一名医者的感动……
题后话:
每天总是忙着坐诊、查房、写病历、做手术,很少能闲下来写些东西,因为这个病例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很相似,临床容易误诊,我觉得最后还是很有必要在这里科普一下,避免延误病情。
如果你能耐心看完,或许能帮到身边需要的人,也不枉医者之心,致谢!
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
起病缓慢,有低热、疲倦、消瘦、盗汗、食欲不振与贫血等症状。
儿童常有夜啼、呆滞或性情急躁。
疼痛
疼痛常是最先出现的症状。通常为轻微疼痛,休息后症状减轻,劳累后加重。
早期疼痛不会影响睡眠,病程长者夜间也会有疼痛。
颈椎结核的特点
除有颈部疼痛外,还有上肢麻木等神经根受刺激表现,咳嗽、喷嚏时疼痛与麻木加重。
神经根受压时疼痛剧烈。如果疼痛明显,患者常用双手撑住下颌,使头前倾、颈部缩短,姿势十分典型。
咽后壁脓肿妨碍呼吸与吞咽,患者睡眠时有鼾声。
后期可在颈侧摸到冷脓肿所致的颈部肿块。
胸椎结核的特点
胸椎结核有背痛症状,必须注意,下胸椎病变的疼痛有时表现为腰骶部疼痛。
脊柱后凸十分常见,直至偶然发现有胸椎后凸畸形才来就诊。
腰椎结核的特点
患者在站立与行走时,往往用双手托住腰部,头及躯干向后倾斜,使重心后移,尽量减轻体重对病变椎体的压力。
患者从地上拾物时,不能弯腰,需挺腰屈膝屈髋下蹲才能取物,称拾物试验阳性。
另一检查方法为患儿俯卧,检查者用双手提起患儿双足,将两下肢及骨盆轻轻上提,如有腰椎病变,由于肌肉痉挛,腰部保持僵直,生理前凸消失。
后期患者有腰大肌脓肿形成,可在腰三角、髂窝或腹股沟处看到或摸到脓肿。
腰椎结核者脊柱后凸通常不严重,从胸椎到骶骨,沿着骶棘肌两侧,用手指顺序按摸,亦能发觉轻度后凸。
寒性脓肿在有继发感染时会出现高热以及毒血症症状加重。溃破后先流出大量稀薄液体,混有干酪样物,也可伴有少量死骨。破溃后往往形成慢性窦道,经久不愈。
温馨提醒 如有上述症状,请不要恐慌,脊柱结核可以治愈。 若有问题可来电咨询:0398~3118357 或脊柱外科门诊307诊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