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大象新闻】三门峡市中心医院:103岁老人成功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
发布日期: 2025-07-03 10:21
来源: 河南法治频道

近日,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上演了一场生命的奇迹。骨科医院关节外科丁韶龙团队在多学科专家的全力护航下,成功为一位103岁的老太太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短短两周,老人便能重新站立行走,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现代医学的卓越实力,更传递出对生命的无限尊重与守护。

据了解,这位103岁的老太太不慎跌倒后,髋部传来的剧痛让她和家人陷入了绝望。在传统观念中,高龄老人髋部骨折被视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意味着极大的风险与难以预估的预后。然而,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的医护团队没有放弃,他们以专业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为老人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QQ浏览器截图20250721104237.png


面对这位跨越世纪的老人,医院迅速集结骨科、麻醉手术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临床营养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经过深入研讨与分析,专家们最终得出结论:尽管手术风险极高,但康复的希望更大!这一判断为后续的治疗指明了方向。

手术当日,手术室无影灯下,一场紧张而有序的攻坚战正式打响。针对高龄患者特殊的生理特点,麻醉团队制定了轻柔精准的麻醉方案,全程严密监测并守护老人的生命体征,确保其平稳。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科医院院长、关节外科主任丁韶龙亲自操刀,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先复位骨折块并进行张力带固定,重建股骨大粗隆后,顺利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关节外科与手术室、麻醉手术科、ICU等科室的紧密协作下,仅用30分钟,手术便圆满完成,成功为百岁老人的身躯注入了新的支撑与活力。


QQ浏览器截图20250721103934.png


手术的成功只是开始,术后的康复才是更大的挑战。护理团队为老太太精心制定了“百岁康复计划”。术后24小时,超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在护士的引导下,老人开始进行床边坐起训练,以此激活肌肉,预防并发症。随后,康复训练循序渐进,从借助助行器在床边站立,到艰难地迈出第一步,每一个动作都在医护人员的保护与鼓励下完成。随着伤口的愈合,训练强度科学增加,物理治疗师运用专业器械和手法,帮助老人找回平衡感与行走耐力。主治医师胡斌、护士团队、康复治疗师,每一个人都在老人的康复之路上给予了坚实的支持。终于,在术后两周,老人重新独立站立,并稳稳地迈开了步伐。


QQ浏览器截图20250721103941.png


出院当天,阳光洒满病房,老人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簇拥下,带着重获新生的灿烂笑容踏上了回家的路。这笑容,是历经沧桑后生命坚韧的最好诠释。

丁韶龙表示,103岁老太太手术的成功并非个例。它有力地证明,高龄髋部骨折绝非 “人生终点站”,也不应成为放弃追求生活品质的理由。通过及时送医、科学评估、果断决策、专业手术与系统康复,众多老年患者完全有机会穿越骨折的阴霾,重归生活的暖阳,续写属于自己的金色年华。

据悉,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始终致力于整合尖端微创技术、精准麻醉管理、多学科协作(MDT)及 ERAS 快速康复理念,为高龄骨折患者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让每一位遭遇骨折意外的老人都能重新拥有行走的能力,实现对生命长度与质量的双重守护。